黄疸:病因、临床表现与消化内科诊疗策略

养生秘籍 · 2025-01-11

一、黄疸的病因

黄疸的发生主要源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,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,具体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:

1. 肝前性黄疸(溶血性黄疸):此类黄疸源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或过快,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(未结合胆红素),超过肝脏处理能力,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总量增加。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、药物或毒物引起的溶血反应等。

2. 肝细胞性黄疸:肝脏疾病导致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、结合、排泄功能受损,使得血液中直接胆红素(结合胆红素)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。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药物性肝损伤、自身免疫性肝病、肝硬化等。

3. 肝后性黄疸(阻塞性黄疸):胆道系统梗阻或狭窄,阻碍胆红素从肝细胞向肠道的正常排泄,致使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。病因包括胆石症、胆管癌、胰头癌、胆管炎、胆道先天性畸形等。

二、黄疸的临床表现

黄疸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、黏膜、巩膜黄染,严重时可累及全身皮肤甚至体液(如尿液、痰液)。除此之外,根据黄疸的病因和病程,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:

1. 全身症状:乏力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等。

2. 肝区不适或疼痛:肝炎、肝硬化、肝肿瘤等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常有右上腹不适或隐痛。

3. 胆道症状:肝后性黄疸患者常伴有深色尿液(胆红素尿)、淡黄色或白陶土样粪便(胆汁淤积)、瘙痒(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)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。

4. 实验室检查异常:血清胆红素(尤其是直接胆红素)升高,碱性磷酸酶、γ-谷氨酰转肽酶、总胆汁酸等肝功能指标异常;肝炎相关抗原抗体检测阳性;凝血功能障碍(肝病严重时);血常规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多(溶血性黄疸)。

三、消化内科黄疸的诊疗策略

1. 详细询问病史:包括黄疸出现的时间、伴随症状、既往疾病、用药史、饮酒史、家族史等,有助于初步判断黄疸的可能类型和病因。

2. 体格检查:观察黄疸的分布、程度,有无肝脾肿大、腹水、胆囊触痛、肝掌、蜘蛛痣等体征,对黄疸病因定位有重要价值。

3. 实验室检查:血清胆红素、肝功能、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肝炎标志物、肿瘤标志物、血清免疫学检查等,以明确黄疸性质及可能病因。

4. 影像学检查:B超、CT、MRI、ERCP、PTC等,用于评估肝胆系统结构异常、占位病变、胆道梗阻情况。

5. 内镜检查:如胃镜、十二指肠镜、胆道镜等,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、胆管开口情况,进行活检、取石、置管引流等操作。

6. 组织病理学检查:通过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标本,明确肝病性质及严重程度。

四、治疗原则与方法

黄疸的治疗应针对其病因,兼顾病情严重程度、并发症及患者整体状况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

1. 溶血性黄疸:首要任务是控制溶血,包括去除病因(如停用致敏药物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)、输注红细胞悬液、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、脾切除术等。同时,补充叶酸、铁剂,预防或纠正贫血。

2. 肝细胞性黄疸:针对肝病病因进行治疗,如抗病毒治疗(乙肝、丙肝)、戒酒、保肝降酶、抗纤维化、免疫调节等。对于肝衰竭、肝硬化失代偿期等严重病例,可能需要肝移植。

3. 肝后性黄疸:关键是解除胆道梗阻,可通过内镜下取石、支架置入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(PTCD)、外科手术等方式。同时,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,给予营养支持、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,必要时进行胆汁透析。

综上所述,黄疸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病症,其病因多样,临床表现各异,诊疗过程中需紧密结合病史、体征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,进行病因定位和病情评估,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。通过早期识别、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,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可替代专业诊断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