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化内科腹痛入院记录:一例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过程

养生秘籍 · 2025-01-11

一、入院背景

患者,男性,45岁,因“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,持续约6小时”于2023年3月12日晚急诊入院。患者自述疼痛始于晚餐后,性质为持续性钝痛,逐渐加剧至难以忍受,伴有恶心、呕吐,无发热、黄疸等症状。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,否认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。

二、体格检查与初步诊断

入院时,患者面色苍白,表情痛苦,血压120/80mmHg,心率96次/分,呼吸平稳。腹部查体显示左上腹压痛明显,反跳痛及肌紧张不明显,肠鸣音减弱。初步考虑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大,建议立即完善相关检查。

三、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评估

- 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5×10^9/L,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;血淀粉酶、脂肪酶水平显著升高,分别达到正常上限的3倍和5倍。

- 影像学评估: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胰腺肿大,边界不清,内部回声不均匀,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。CT扫描进一步证实胰腺弥漫性肿胀,周围有渗出。

四、治疗方案与病情管理

- 静脉补液:补充丢失的体液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,使用乳酸林格氏液,首日补液量约为3000ml。

- 镇痛治疗:使用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缓解疼痛,必要时加用阿片类药物。

- 抗生素预防:鉴于患者有胆囊炎病史,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,以防止继发感染。

-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:定期复查血常规、生化指标,监测尿量,评估肾功能状态。

五、病情进展与调整治疗

入院第3天,患者腹痛明显减轻,但血清淀粉酶、脂肪酶仍高于正常范围。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胆源性因素,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(ERCP),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并成功取出,术后腹痛症状进一步缓解。

六、康复指导与出院计划

随着病情稳定,患者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,再至半流质、软食。出院前,对患者进行了营养指导,强调低脂饮食的重要性,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。同时,预约了术后1个月的复查,以便评估恢复情况和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。

七、总结与反思

本例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过程中,及时准确的初步诊断、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干预措施是关键。通过跨学科合作,不仅控制了急性症状,也解决了潜在的胆道问题,降低了复发风险。对于消化内科医师而言,提高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的能力,重视病因学分析,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是提升诊疗质量的重要环节。

本文通过一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疗经过,展现了消化内科面对复杂病例时的诊疗策略和管理思路,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可替代专业诊断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相关推荐